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文敏杨太师墓次江提学韵》
《谒文敏杨太师墓次江提学韵》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

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

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

万里回銮惊驾晏,军中未有一人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敏杨太师的英勇与忠诚,通过细节展现其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君主的绝对效忠。

首联“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以“野狐”比喻杨太师,暗示其虽出身低微,却能三次辅佐君主,率领大军,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诸将从公受指麾”则强调了杨太师在军队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颔联“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通过“御裘”和“密旨”的描述,展现了杨太师在君主身边的特殊地位和受到的信任。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他所穿的御赐之裘也能让人感到温暖;而夜晚,他更是随侍君主左右,传达密旨,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颈联“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进一步赞扬了杨太师的智慧和忠诚。这里的“前筹”指的是之前的策略或计划,“貔貅力”象征着军队的力量,而“末命仍归喉舌司”则表明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太师也依然坚守在君主身边,负责传达君主的命令,显示了其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尾联“万里回銮惊驾晏,军中未有一人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杨太师去世时的情景。尽管君主返回京城的行程被杨太师的突然离世所打断,但这一事件在军中却鲜为人知,突出了杨太师在军队中的低调和默默无闻,以及其去世对君主和军队产生的巨大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杨太师生前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军事、政治上的卓越贡献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春山山馆旅怀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花。

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

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0)

长乐宫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

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0)

六朝门.梁武帝

梁武年高厌六龙,繁华声色尽归空。

不求贤德追尧舜,翻作忧囚一病翁。

(0)

游子吟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

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

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

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

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阳,一振摩霄翰。

(0)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0)

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