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其一》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沈佺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0)
注释
传闻:听说,指外界流传的消息。
圣旨: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秦京: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羁囚:被囚禁的人,流放者。
洛城: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扈从:随从,侍奉君主的人。
方朔:汉代的文学家东方朔,以机智和直言敢谏著称。
冤气:含冤的情绪,申诉冤屈。
长平:地名,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地点。
翻译
听说圣上的命令要送往长安
又有谁会想到我这个流放的人滞留在洛阳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囹圄之中的感慨与思念。开篇即点出“传闻圣旨向秦京”,表明皇帝的车驾将至长安,秦京乃古称,指唐代都城长安。这一句既是时间背景的设定,也为下文的情感展开埋下伏笔。

紧接着,“谁念羁囚滞洛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助与哀伤。羁囚指被囚禁的人,滞洛城则是形容自己被困在洛阳的牢狱之中。这里“谁念”二字,充满了自怜和悲凉,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

第三句“扈从由来是方朔”,诗人以古代名臣方朔自比,表达自己也有为国家效力的雄心壮志。扈从指的是辅佐君主的官职,而方朔则是一位西汉时期的忠诚大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末句“为申冤气在长平”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欲为国申冤、雪恨的决心。申冤即指纠正不公之事,雪洗冤屈,而“冤气”则寓意于积怨与不满。长平此处或许非具体地名,更多应理解为广阔而深远的情感空间。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皇帝驾幸长安的喜悦与个人囚禁之苦,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国家忠诚的执着。语言简洁,情感强烈,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朝代:唐   字:云卿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生辰:约656 — 约715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猜你喜欢

煨芋

粪火香凝午梦初,烂煨黄独替春蔬。

山童急把柴门掩,只恐闲云引诏书。

(0)

偈颂十九首·其十六

东村王老夜烧钱,拈引山云海月魂。

贫极瑞岩轻助荐,尽教无佛处称尊。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八

焚香书写佛名经,窗外幽禽报喜声。

次补数中添一位,大唐国里圣人生。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

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看垂杨。

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堂堂入镬汤。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二十六

赤穷王老卖浑身,贱似黄金贵似尘。

不费分文收买得,一程送与采樵人。

(0)

颂古五十五首·其四十二

笼养翎毛不记名,春来巧弄百般声。

临风放出丹山凤,多谢箫韶奏九成。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