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至此不能为,力尽堂堂是死时。
一块肉同今日丧,孤儿事属老天知。
弱流万里难容楫,清酤三行欲动旗。
一殉毅然酬所养,厓山堪壮不堪悲。
二公至此不能为,力尽堂堂是死时。
一块肉同今日丧,孤儿事属老天知。
弱流万里难容楫,清酤三行欲动旗。
一殉毅然酬所养,厓山堪壮不堪悲。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崖山大忠祠(其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南宋末年忠臣英勇抗元的深深敬意和对悲剧结局的沉痛感慨。诗中“二公至此不能为,力尽堂堂是死时”刻画了两位忠臣在绝境中的英勇与无奈,他们的壮烈牺牲令人动容。“一块肉同今日丧,孤儿事属老天知”揭示了战败后的凄凉,孤儿寡母的命运只能仰赖苍天。“弱流万里难容楫,清酤三行欲动旗”形象地展现了战船在逆流中艰难前行,即使面对微弱的希望也试图振奋军心。“一殉毅然酬所养,厓山堪壮不堪悲”总结了整个情境,赞美了他们的坚毅与忠诚,同时也充满了悲壮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以及对民族气节的深深缅怀。
潇潇风雨闭柴门,年纪衰颓病著身。
大似梁鸿居海曲,略如公干卧漳滨。
三春晴暖无多日,一世安闲有几人。
闻道明朝新酝熟,不妨祭灶请比邻。
江南泽国多烟水,年少轻身作游子。
适来衰懒畏奔驰,忽见飞蓬平地起。
飞蓬主人人中仙,曾乘千斛凌风船。
船头画鼓催行酒,船尾红妆歌采莲。
收篙卷纶今尚乐,却悔从前风浪恶。
青云裘褐一鸥身,白发山林五湖客。
我来花雾红霏霏,此蓬如山何处飞。
但当共坐索酩酊,溪塘过雨春鱼肥。
君不见鸱夷名成沧海去,富贵畏人如脱兔。
又不见羊裘钓客桐江上,一出张皇动星象。
何如飞蓬主人亭上饮,醒与客论酣即寝。
寝酣忽作江湖梦,风雨漂摇蓬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