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奔流急,巴山夜雨寒。
投戈思扼险,拔剑喜登坛。
壮士论功易,饥黎转饷难。
中原消息近,莫便卸征鞍。
汉水奔流急,巴山夜雨寒。
投戈思扼险,拔剑喜登坛。
壮士论功易,饥黎转饷难。
中原消息近,莫便卸征鞍。
这首清代诗人李学孝的《闻川楚捷音喜而有作(其二)》描绘了诗人听到川楚地区胜利的消息后激动的心情。首句“汉水奔流急,巴山夜雨寒”,以汉水的湍急和巴山夜晚的冷雨,渲染出紧张激烈的战斗背景,也暗示了胜利来之不易。
“投戈思扼险,拔剑喜登坛”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放下武器,思考如何稳固战果,以及拔剑庆祝胜利的场景,展现了他作为壮士的豪情和责任感。
“壮士论功易,饥黎转饷难”则转向现实,指出尽管个人建功立业相对容易,但为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筹集粮草却是艰难的任务,体现了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最后,“中原消息近,莫便卸征鞍”表达了诗人对于前线战事的密切关注,提醒自己在胜利曙光初现之际,仍需保持警惕,不能轻易放松,表达了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饱满,既有个人的豪情壮志,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山人在山心自閒,偶逐无心云出山。
云飞飘飘落江海,忽讶山人何得还。
山人旧是霜台吏,曾与绣衣掌书记。
八州郎吏揖清芬,三尺儿童识名字。
万事人间转眼非,山人大笑拂衣归。
昔时猿鹤今无恙,别后杉松又几围。
林泉未胜功名好,羡君忘机一何早。
每因京使买琴弦,屡向词人借诗藁。
兴来蹑履到僧家,竹里焚香白日斜。
合屿壶山落天镜,五峰百丈横秋霞。
我昔逃禅此山里,日坐灵花咽潭水。
夜半龙鸣万籁声,四五沙门忽惊起。
几年奔走愧尘颜,欲借金梯复再攀。
愿留十日与君饮,醉倒白云秋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