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明暗夜如何,梦寐衡门在涧阿。
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
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
一灯明暗夜如何,梦寐衡门在涧阿。
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
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
此诗《除夜》由元好问于金末元初创作,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一灯明暗夜如何”,以一盏忽明忽暗的灯火映照出夜晚的朦胧,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接下来,“梦寐衡门在涧阿”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远离尘嚣、烟霞缭绕的自然美景,另一方面则展现了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中,诗人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春秋时期贤士宁戚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归隐之心,却难以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两句直抒胸臆,感叹自己在这三十七年的岁月里,理想与现实的追求都未能如愿,充满了遗憾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