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外柳枝黄,莺啼出建章。
穿花如觅侣,隔叶似调簧。
雨过声犹湿,风来曲更长。
流黄机上妾,听罢拭啼妆。
苑外柳枝黄,莺啼出建章。
穿花如觅侣,隔叶似调簧。
雨过声犹湿,风来曲更长。
流黄机上妾,听罢拭啼妆。
这首《听莺》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莺鸟鸣叫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苑外柳枝黄”,以黄柳为背景,点明了季节和地点,营造了一种春天的气息。接着,“莺啼出建章”一句,将视线聚焦于莺鸟的鸣叫声,通过“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莺鸟从某个隐秘之处突然飞出的情景,充满了动态感。
接下来的“穿花如觅侣,隔叶似调簧”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莺鸟的行为。它们在花间穿梭,仿佛在寻找伴侣;在树叶之间,它们的叫声如同调簧般悦耳动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莺鸟的活泼与灵动,也暗示了它们之间的社交活动。
“雨过声犹湿,风来曲更长”则描绘了莺鸟在雨后和微风中的歌声。雨后的歌声似乎还带着湿润,显得格外清脆;微风吹来,莺鸟的歌声似乎更加悠长,充满了韵律美。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最后,“流黄机上妾,听罢拭啼妆”一句,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收尾,她静静地听着莺鸟的鸣叫,被这美妙的声音所吸引,以至于听罢之后,不禁用手擦拭着因感动而泛起泪光的妆容。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由自然之美引发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听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莺鸟鸣叫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