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画,同时也是一首送别之作。开篇“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两句,勾勒出一处幽雅的风光,以沧江水和黄鹤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进一步描绘了建筑物的精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朱红色的栏杆像细粉一样柔美,与之对照的江水则显得格外宁静,水波不兴,只是轻轻地映射着周遭的景色。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一句中,“铜角”即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来形容夏日清晨的微风,既传达了季节之感,也表明送别的场合是在一个清新的早晨。使君指的是被送别的人物,其居所在高处,更显得尊贵。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则是对人物行动的一种描写,城门外枫树成荫,官吏们前往芦洲,既有动态之感,也暗示了一种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最后,“何异临川郡,還劳康乐侯”一句中,作者以“何异”开头,表达一种疑问,同时也是对送别对象身份的一种肯定。临川郡即是古代的地名,而康乐侯则是官职名称,这里用来指代被送别的人物。整句话强调了被送别者的尊贵地位和使命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其离去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行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种既有豪放气势,又不失温婉情怀的艺术风格。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趁走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