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凉寺》
《清凉寺》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僧日起迎游客,引路烹茶总热忙。

似觉山犹疲应接,如何寺却号清凉。

堤笼杨柳烟含雾,井落胭脂夜有香。

寂寞繁华难作解,好将此义学参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繁华对比,以及寺中僧侣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首句“老僧日起迎游客,引路烹茶总热忙”,描绘了清晨时分,老僧迎接游客的情景,他们不仅引导游客游览,还热情地为他们准备茶水,忙碌而温馨。这既体现了僧侣们的待客之道,也反映了寺庙作为社会交往场所的功能。

接着,“似觉山犹疲应接,如何寺却号清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疲惫之感,反衬出寺庙的清静与凉爽。这里不仅赞美了寺庙的环境,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所具有的避世与心灵净化的作用。

“堤笼杨柳烟含雾,井落胭脂夜有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杨柳依依,烟雾缭绕,夜晚的井边似乎飘散着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与寺庙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营造的宁静氛围。

最后,“寂寞繁华难作解,好将此义学参方”表达了对寺庙生活独特魅力的思考。繁华与寂寞看似矛盾,但在寺庙中却能和谐共存,诗人鼓励读者深入理解这种生活的意义,并从中学习到生活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作为精神避所的独特魅力,以及僧侣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本质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月中仙 返照

历劫昏蒙,为恩情爱恋,一向迷执。
争头竞角,觑巨浪洪波,岂顾沈溺。
幸今生觉悟,便拂袖、开怀畅意。
返照从前事,行踪过迹,翻作大雠隙。
飘然做个闲人,向青松影下,白云堆里。
怡怡自乐,但咏歌谈笑,随缘销日。
晚来增雅趣,对天鉴、澄澄湛碧。
次第银蟾上,昭彰奋离三岛迹

(0)

炼丹砂 本名浪淘沙 孙义来说,弟子昨夜梦

,子孙未立,家道未成,恐无出家缘分,且只在家修行可否。
真人笑曰,吾固有云,无偎妻抱子神仙,没在家蓬岛公,岂不知也。
言讫,弟子觉来,未知怎生,因以词赠之稽首富春仙。
听说根源。
金枷玉*紧牵缠。
惟要自家心决裂,休道无缘。
贤圣梦中言。
的不虚传。
家缘事事待周全。
更望一身成道果,掘地寻

(0)

秋霁 继古韵述怀

肥遁人家,对东南万里、鲸海横碧。
兰苑芝田,暖香风送,不灭凤城春色。
寿松径里。
绿茵嫩□纹如织。
又还是。
鹤诏乍回,犹听九霄唳。
天教赋我、此段嘉期,寸心澄寂、百虑蠲息。
向闲中、呼童煮茗,玉瓯轻泛浪花白,神爽气和何有隔。
况真常道,时时默运玄功,湛然无为,澹然自

(0)

好离乡 余祖居利州,有李仙者,自彼而来。

,未知是王家那一书,因成此词以寄之聊与话行藏。
生死轮回岂尽量。
无奈顽心迷爱欲,滋彰。
千古悠悠不到乡。
幸遇祖重阳。
开阐全真出世方。
寄语吾族当省悟,消详。
这个从来

(0)

小重山 述怀

猛悟尘劳跳出笼。
胸襟多少事,尽成空。
逍遥物外效愚蒙。
真脱洒,端的好家风,启户对松峰。
红尘飞不到,白云中。
道心不与利心同。
开怀抱,高卧养疏慵。

(0)

心月照云溪 赠魏德柔家中魔障,权令牧羊

当初学道,望脱尘缘累。
迤逦渐生魔,是时间、些儿凝滞。
君还识破,慎守勿因循,心决死,志精专,别有清凉味。
羊儿牧处,收管休疏失。
稍欲走东西,在主人、调伏断制。
山间林下,早早趁归期,天欲暮,日将沈,关锁牢封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