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深锁,璚窗绮户,春色尚沈沈。
筝柱弦温,棋枰玉冷,红袖来劝芳斟。
乱花过、庭芜自碧,耐絮语、枝底和双禽。
十里烟波,万家镫火,都付閒吟。
欢事觉来如梦,对金杯满引,白发愁侵。
燕市春场,秦淮月榭,飘荡还又而今。
倦飞绕、南枝几匝,浩歌里、空负故山心。
未识明年,过逢底处开襟。
小楼深锁,璚窗绮户,春色尚沈沈。
筝柱弦温,棋枰玉冷,红袖来劝芳斟。
乱花过、庭芜自碧,耐絮语、枝底和双禽。
十里烟波,万家镫火,都付閒吟。
欢事觉来如梦,对金杯满引,白发愁侵。
燕市春场,秦淮月榭,飘荡还又而今。
倦飞绕、南枝几匝,浩歌里、空负故山心。
未识明年,过逢底处开襟。
这首《一萼红》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张仲炘所作,描绘了深锁小楼、春色未醒的景象,通过筝、棋、酒、花、燕、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小楼深锁,璚窗绮户”,开篇即以“小楼”、“璚窗”、“绮户”描绘了一幅封闭、精致的春日景象,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封闭感。“春色尚沈沈”,春色未醒,透露出一种春天还未真正到来的期待与失落。
“筝柱弦温,棋枰玉冷”,通过“温”与“冷”的对比,不仅描绘了乐器与棋盘的状态,也隐喻了情感的冷暖,以及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红袖来劝芳斟”,红袖女子前来劝饮,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但这种温暖似乎难以驱散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乱花过、庭芜自碧,耐絮语、枝底和双禽”,乱花飘过,庭院中的杂草依然碧绿,枝头传来鸟儿的絮语,这些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其内心的孤寂。
“十里烟波,万家灯火,都付闲吟”,远处的烟波与近处的灯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主人公将这一切都付诸于闲吟之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欢事觉来如梦,对金杯满引,白发愁侵”,回忆起往昔的欢乐仿佛梦境一般,面对满杯的美酒,却只能被白发与愁绪所侵扰,体现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燕市春场,秦淮月榭,飘荡还又而今”,引用历史典故,将眼前的场景与古代的繁华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倦飞绕、南枝几匝,浩歌里、空负故山心”,倦飞的鸟儿在南枝上绕了几圈,浩歌中却空负着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未识明年,过逢底处开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不知道明年会如何,也不知何处能再次敞开心扉,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当下状态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好学有如此,肯来从我游。
閒名知未谢,老面不胜羞。
政复勤三上,行当让一头。
寒鱼在沮洳,纵有不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