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
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
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今夜月,依然皎。
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
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
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
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今夜月,依然皎。
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
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这首《满江红》是明代诗人董以宁在乙巳年中秋时所作的述哀之作,情感深沉,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开篇“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回忆起往昔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然而,“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一句转折,暗示着如今的场景虽相似,但人已不在,那份团圆的喜悦已不复存在。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描绘了中秋佳节,月光如水,却因季节更替而感到一丝凉意,仿佛预示着离别的寒意。诗人命小鬟传语,提醒母亲添衣保暖,这细微的动作中蕴含着对母亲的深深挂念和关怀。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月亮依旧明亮,但夜晚的寒冷却无人诉说,象征着失去亲人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寥与哀愁,乌鸦的叫声似乎在为逝者哀鸣,增添了几分凄凉。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希望逝者能在地下轮回,还能像生前一样给予自己温暖与光明。然而,“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揭示了现实的残酷,逝者已远去,时间流逝,再无音讯,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与哀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情感深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