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往荆溪集,应无桂隐诗。
梅边五字律,管底一斑窥。
新岁来朝是,流年去浪移。
谁能守除夕,妨我梦归时。
早往荆溪集,应无桂隐诗。
梅边五字律,管底一斑窥。
新岁来朝是,流年去浪移。
谁能守除夕,妨我梦归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除夜张功父惠诗索荆溪集次韵送往》。诗中通过对朋友张功父的问候和赠诗,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际思念远方亲朋的深情。
"早往荆溪集,应无桂隐诗。" 这两句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荆溪集可能是诗人与朋友聚会的地方,而“桂隐”则是指桂树被云雾所遮蔽,暗示着诗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春天,也无法让他忘记那份深藏的情感。
"梅边五字律,管底一斑窥。"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和风管(可能指古代的乐器之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仍能发现美好的情操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新岁来朝是,流年去浪移。" 这里诗人用“新岁”与“流年”对比,抒发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和未知的担忧。
"谁能守除夕,妨我梦归时。"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在除夕之夜难以入睡,只希望有人能够陪伴他度过这个思念家人的夜晚,让他的心灵得到安慰。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重视,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