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东门别,立马生白发。
霁后轩盖繁,南山瑞烟发。
尝忧车马繁,土薄闻水声。
长安东门别,立马生白发。
霁后轩盖繁,南山瑞烟发。
尝忧车马繁,土薄闻水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的景象。开篇“长安东门别,立马生白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位旅人在长安城东门告别时刻的悲凉情怀。其中,“立马”展示了急迫的情境,而“生白发”则形象地表达了悲痛到极点,如同瞬间白了头发。
接着,“霁后轩盖繁,南山瑞烟发”两句,景物描写转向自然,诗人通过对雨后的车盖繁多和南山祥瑞之气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这里,“霁后”指的是雨后初晴的天气,而“轩盖”则是古代车辆上的装饰品,象征着繁华与喧嚣;“南山瑞烟发”则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景。
最后,“尝忧车马繁,土薄闻水声”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繁华生活的担忧,以及对自然之声的感悟。其中“尝忧”表达了一种久思的人生态度,而“车马繁”则是对世俗纷扰不息的反映;“土薄闻水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声音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别离为契机,通过对长安东门、南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哀愁与超脱之情。
入世苦不迟,入山苦不早。
千载驰驱情,零落归荒草。
柴门静无事,小木倏成抱。
石涧何时流,夕阳寒古道。
七月十日霖,烟云墨如扫。
木末可垂罾,葑田浮荇藻。
雷雨龙皮黑,原畲色同槁。
独蚊展古湫,孤屿想妍好。
山水变化深,秋风日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