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令彭泽,自谓归来好。
外物一无累,刚被菊花恼。
东篱兴悠然,一醉舒怀抱。
陶没已千载,爱菊人何少。
谁能轻富贵,高蹈一世表。
种菊学渊明,此意何矫矫。
栽培春雨中,不待秋风老。
南山无古今,世事何时了。
先生笑不言,杜门方却扫。
渊明令彭泽,自谓归来好。
外物一无累,刚被菊花恼。
东篱兴悠然,一醉舒怀抱。
陶没已千载,爱菊人何少。
谁能轻富贵,高蹈一世表。
种菊学渊明,此意何矫矫。
栽培春雨中,不待秋风老。
南山无古今,世事何时了。
先生笑不言,杜门方却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种植菊花的情景,通过对菊花的爱好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陶渊明,他以种菊闻名,是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清高自许的象征。
诗中的"令彭泽,自谓归来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外物一无累,刚被菊花恼"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菊花这种清高脱俗之物的独爱。
接着"东篱兴悠然,一醉舒怀抱"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饮酒、赏菊、放松心情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陶没已千载,爱菊人何少"则是对陶渊明种菊传统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这种生活理念自古至今仍有人推崇。
"谁能轻富贵,高蹈一世表"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超越物质欲望、不为名利所动摇的精神追求。"种菊学渊明,此意何矫矫"则是说诗人通过种植菊花来学习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这份情感和行为显得格外真挚和不做作。
"栽培春雨中,不待秋风老"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细心地培育菊花,期待它们盛开的情景,而不是等到秋天时已经凋谢。这既是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珍视。
"南山无古今,世事何时了"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对时间流逝、历史更迭持有一种淡然的看法。"先生笑不言,杜门方却扫"最终以诗人面对尘世万象的微笑和关闭门户、清扫庭院的情景作为结束,体现出一种宁静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种植和欣赏,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以及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是一首表达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