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尽知名士,不远数千里而来,讲贯切磋,实为两粤英才渊薮;
置身作何等人,愿闻二三子之志,文章勋业,须用六经根柢工夫。
同学尽知名士,不远数千里而来,讲贯切磋,实为两粤英才渊薮;
置身作何等人,愿闻二三子之志,文章勋业,须用六经根柢工夫。
此联出自清代吴大澄所撰写的广雅书院联,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也蕴含了对人才成长的期待与要求。
上联“同学尽知名士,不远数千里而来,讲贯切磋,实为两粤英才渊薮”描绘了一幅求知若渴、聚贤会友的场景。它强调了广雅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吸引了来自远方的知名学者和学子,他们不远千里,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学问,切磋技艺。这里“两粤”特指广东和广西,泛指岭南地区,表达了书院在岭南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下联“置身作何等人,愿闻二三子之志,文章勋业,须用六经根柢工夫”则进一步提出了对人才品质和追求的期望。它询问每位参与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你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希望他们能立下远大的志向,还是追求卓越的文章成就和功勋事业?同时,强调了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即“六经根柢工夫”,这是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是对广雅书院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对所有求学者的期许,鼓励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追求卓越,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树柳较陶曾缺一,遗我清阴延夏日。
飓母西来六月三,挟电驱雷骇城邑。
僵楠拔栝不知数,震下依稀见神物。
四株袅袅卧行潦,战雨苍梢犹楫楫。
玄驹白鸟纷失次,予欲有赠将焉得。
吁嗟乎沉溪草堂颜色,矩洲少此亦何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