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同乌鹊叹无枝,一例寒林却耐时。
绝胜衰杨翻叶态,还如老菊傲霜姿。
嫣红不数江花好,赪紫惟应塞树奇。
自是山灵仪卫肃,樵苏谁得斧斯之。
匪同乌鹊叹无枝,一例寒林却耐时。
绝胜衰杨翻叶态,还如老菊傲霜姿。
嫣红不数江花好,赪紫惟应塞树奇。
自是山灵仪卫肃,樵苏谁得斧斯之。
这首诗描绘了枫树的独特魅力与坚韧精神。诗人以“匪同乌鹊叹无枝”开篇,将枫树与乌鹊对比,强调枫树虽无依附之枝,却能独立于寒林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的风骨。接着,“一例寒林却耐时”,进一步赞美枫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不畏时间的考验。
“绝胜衰杨翻叶态,还如老菊傲霜姿”两句,将枫树与衰败的杨柳和傲霜的老菊进行对比,突出枫树的生机与坚韧。枫树不仅在形态上不同于衰败的杨柳,更以其独特的姿态,如同老菊一般,在霜雪中傲然挺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嫣红不数江花好,赪紫惟应塞树奇”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赞美枫树的美丽。诗人认为枫树的红紫色彩,不仅超越了江边花朵的艳丽,更是塞外树木中独一无二的奇观,强调了枫树色彩的鲜明与独特。
最后,“自是山灵仪卫肃,樵苏谁得斧斯之”表达了对枫树神圣与不可侵犯的敬畏之情。山中的精灵守护着枫树,使得它得以保持庄严与肃穆,即便是樵夫和采集者,也难以触及这神圣的存在,体现了枫树在自然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枫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忆昔与君十五六,我裹缊袍君奇服。
相逢各不问苦愁,尚论渊玄瞪双目。
读书祇恐后古人,著作等身恒不足。
横笔直扫千人废,上溯羲轩下周穆。
或忌或怜曾莫知,快意在胸心槁木。
看山即行数十里,一醉三日常不起。
有司督试逡巡来,西抹东涂荐冠喜。
自视一第如探囊,致君尧舜平平尔。
华阳道上携两仆,二十余年驴尾秃。
明远楼前科跣行,心肝呕尽刘蕡哭。
文章既与世变更,天地都如浪翻覆。
而我安能与之随汨没,忧从中来不可掬。
君茹荼,我啮蓼。君挝鼓,我击筑。
斗酒难浇心曲愁,高歌偶当穷途哭。
当时岂意贱如此,道旁偃蹇避朱紫。
骄人自昔笑劳人,周士安能学秦士。
祇合深山大泽披发掉臂闲游行,万壑松声涤心耳。
绿萼梅,千叶杏,银瓶细挽双鬟靓。
中秘书,万言策,南朝天子动颜色。君所有,我所无。
君较菀,我较枯。我不问天,天胡为乎?
嵩阳玉女峰,太华希夷庐。一片月,万古居。
肉芝红类小儿掌,石英绀比千芙蕖。
食之天地寿与俱,君若能来莫趑趄。
噫嘻,君若能来莫趑趄。
《十五六行赠玉式》【明·纪映钟】忆昔与君十五六,我裹缊袍君奇服。相逢各不问苦愁,尚论渊玄瞪双目。读书祇恐后古人,著作等身恒不足。横笔直扫千人废,上溯羲轩下周穆。或忌或怜曾莫知,快意在胸心槁木。看山即行数十里,一醉三日常不起。有司督试逡巡来,西抹东涂荐冠喜。自视一第如探囊,致君尧舜平平尔。华阳道上携两仆,二十余年驴尾秃。明远楼前科跣行,心肝呕尽刘蕡哭。文章既与世变更,天地都如浪翻覆。而我安能与之随汨没,忧从中来不可掬。君茹荼,我啮蓼。君挝鼓,我击筑。斗酒难浇心曲愁,高歌偶当穷途哭。当时岂意贱如此,道旁偃蹇避朱紫。骄人自昔笑劳人,周士安能学秦士。祇合深山大泽披发掉臂闲游行,万壑松声涤心耳。绿萼梅,千叶杏,银瓶细挽双鬟靓。中秘书,万言策,南朝天子动颜色。君所有,我所无。君较菀,我较枯。我不问天,天胡为乎?嵩阳玉女峰,太华希夷庐。一片月,万古居。肉芝红类小儿掌,石英绀比千芙蕖。食之天地寿与俱,君若能来莫趑趄。噫嘻,君若能来莫趑趄。
https://shici.929r.com/shici/R5FEW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