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遣才人出汉宫,远投殊域为和戎。
琵琶晚映娥眉月,觱篥寒吹粉面风。
终夜苦心悬北斗,隔年归信托南鸿。
征鞍倦倚聊成寐,犹在长门女伴中。
帝遣才人出汉宫,远投殊域为和戎。
琵琶晚映娥眉月,觱篥寒吹粉面风。
终夜苦心悬北斗,隔年归信托南鸿。
征鞍倦倚聊成寐,犹在长门女伴中。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壮的情感。首句“帝遣才人出汉宫”,以“帝”字开篇,点明了昭君出塞的背景是帝王之命,暗示了其使命的庄严与沉重。接着,“远投殊域为和戎”,进一步说明昭君被派遣到遥远的异域,为的是和平共处,展现了她肩负的国家使命。
“琵琶晚映娥眉月,觱篥寒吹粉面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通过“琵琶”和“觱篥”的音乐,以及“娥眉月”和“粉面风”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既凄美又壮丽的氛围,表现了昭君出塞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环境的艰苦。
“终夜苦心悬北斗,隔年归信托南鸿”则表达了昭君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她整夜难眠,心中挂念着北斗星的方向,期盼着能够早日返回故乡,但又担心归期遥遥,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南飞的大雁。
最后一句“征鞍倦倚聊成寐,犹在长门女伴中”,以昭君在长途跋涉中的疲惫和对同伴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她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她依靠着行进的马鞍,短暂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仿佛回到了与同伴共处的长门宫中,这种梦境中的回归,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她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悲凉,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国家外交政策中的牺牲与奉献,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重三投晓出郊坰,跃马归来趁晚晴。
笔卷云烟归赋咏,轴联珠玉斗晶明。
我从多病三春里,转觉浮生万事轻。
夜半惟歌盘谷序,肯如仲叔请繁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