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过津亭,高歌愿濯缨。
阑干聚烟碧,波浪捲秋声。
蝀饮潇湘渴,龙游河汉横。
夕阳看不厌,待看月华生。
有客过津亭,高歌愿濯缨。
阑干聚烟碧,波浪捲秋声。
蝀饮潇湘渴,龙游河汉横。
夕阳看不厌,待看月华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津亭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开篇“有客过津亭,高歌愿濯缨”两句,设置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客人在津亭停歇,高声歌唱,似乎想要洗净尘世的羁绊。
接下来的“阑干聚烟碧,波浪捲秋声”描写了环境氛围,阑干即栏杆边缘,那里的烟霭蒸腾,与远处山谷中升起的一片碧绿交织在一起。波浪则像是秋天的号角,在空气中回荡,增添了一份萧瑟。
“蝀饮潇湘渴,龙游河汉横”两句,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进一步展开情感。蝀饮,即水边的小草,潇湘则是古代对江水的美称,这里形容水的清凉与诗人的渴望。而“龙游河汉横”则是对动态美的一种描绘,龙在河流中自由穿梭,象征着力量与活力。
最后,“夕阳看不厌,待看月华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景色的珍惜和期待。他享受着夕阳的美丽,不愿意让它消逝,而是等待着夜幕降临后,月亮升起时那一份柔和与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