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城市厌喧嚣,举目云林变绿条。
好景一年都已过,何曾散步到西郊。
客居城市厌喧嚣,举目云林变绿条。
好景一年都已过,何曾散步到西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句“客居城市厌喧嚣”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城市的不自在感,城市中的喧闹与繁忙让人心生疲惫。接着,“举目云林变绿条”一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的变化,从云雾缭绕的山林中看到绿树成荫,暗示了他内心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好景一年都已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一年的美好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和体验。最后,“何曾散步到西郊”则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反思,尽管心中向往着大自然的宁静,但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忙碌与喧嚣中度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城市生活与自然之美的对比思考,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王母当年,瑶池会、曾充坐客。
对良辰为寿,复逢佳节。
屈指重阳才五,明朝月已圆如璧。
这夫人、真与柏舟姜,同年德。
佳气霭,看葱郁。
称觞处,多欣色。
更萱庭斑戏,桂芳品列。
未逊轲亲机教力,且如络秀声煊赫。
问金花、锡宠自谁加,河东薛。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
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
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
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
天付与,文章灿。
牛刀试,风流县。
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
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
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
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
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
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
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
商家醴,须君曲。
怀英笼,须君蓄。
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
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
更於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登钓石,初相识。
鱼竿老,羊裘窄。
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
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
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
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
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