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全文
宋 / 王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帅新谣十五州,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宴赏,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

(0)
注释
大帅:指有权势的军事首领。
谣:歌曲,此处指诗歌。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摸石:比喻探索或寻找某种乐趣。
遨头: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领头或主导者。
氲氲: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此处指喜悦气氛浓厚。
冉冉:缓缓地,慢慢地。
风光:景色,风光旖旎。
野俗:乡村的习俗,民间。
观宴赏:观赏宴会和娱乐活动。
主人:这里的主人指的是大帅。
嬉游:游玩,娱乐。
都骑:全城的骑兵队伍。
箫鼙:乐器,箫和鼙(军鼓)。
观稼:观看农田里的庄稼生长。
暂留:暂时停留。
翻译
大帅的新歌流传于十五个州,春天将尽时他还在石头上摸索寻找乐趣。
弥漫的喜悦气氛跟随百姓四处洋溢,美好的景色整天流淌不息。
乡野之人只知道欣赏宴会和游乐,但主人的意图并非仅限于此。
傍晚归来时,队伍由箫鼓引领,他还特意在郊外农田停留观看农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帅新谣十五州"一句,开篇就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掌控与驾驭之感。"残春摸石是遨头"则描绘出诗人在春天的尾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通过对岩石的抚摸来体会自然之美。

"氲氲喜气随民遍"和"冉冉风光尽日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这份喜悦不仅属于个人,更是普及于每一个普通百姓,风光则如同时间的流转,无处不在。这里的"氲氲"和"冉冉"都形容了一种柔和而持续的情景,给人以温馨之感。

接下来的"野俗只知观宴赏"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普通民众仅仅是享受表面的愉悦的看法,而"主人非独为嬉游"则揭示出诗人对宴会主人的理解,认为他并非只是为了娱乐而举办此次活动。

最后两句"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描绘了夜幕降临时诗人策马缓行的画面,以及在田野间停留观赏景色的情境。这里的"暂留"表明了一种不舍昼短之意,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和大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满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活动主旨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霁
朝代:宋

宋泽州人。王献可子。徽宗崇宁中,为讲议司详议官。因上书告蔡京罪,黥隶海岛。钦宗复其官,后从种师中战死。
猜你喜欢

台阳八景

苍茫岛屿露巉岩,蟹舍渔村落日衔。

一棹烟波藏巨镇,海天无际送归帆。

(0)

吊监国夫人诗四绝·其四

纵有百年亦是死,何如七尺完吾生。

此生了却人间愿,南郭楼台北郭茔。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八十四

青州从事出遐方,照座浑如琥珀光。

珍重数杯啊啂酒,颓然成醉遇周郎。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三十六

紫花如盎映山椒,结子垂垂像翠翘。

消渴夜深难禁制,金茎流露进牙蕉。

(0)

台湾八景

鸡笼一派海汪洋,寒气相侵旷野凉。

冬至絮飘深谷里,玉龙战退耐风霜。

(0)

台湾八景

长沙一带积如山,碧海分流水自潺。

数点残星归远浦,清光永夜照人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