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童在田野中放牛的平静生活图景。开篇“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表达了对工作环境的熟悉和安心,没有过多的焦虑和抱怨。紧接着,“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显示了牧童对待牛只的专注和从容,即使面对需要管理的活泼牛群,也不至于让他的心神紊乱。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则是写牧童在烈日下用草笠遮阳,用长长的野草覆盖着自己,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炎热之苦。接下去,“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表现了牧童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忧虑,不仅担心酷热的太阳带来的骤雨,也害怕阴冷天气的到来。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描绘了牛群在山坡和林间自由自在地活动的情景。紧接着,“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则是对牧童与牛之间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他们似乎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互相理解,甚至在无声中达成一致。
最后,“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中的快乐态度,不必去追求过多的欢愉,只是在短暂的闲暇时光中寻找那份平和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牧童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美好境界。
聚书三万卷,断自典与坟。
籯金固已多,是家那得贫。
平生谢杂好,童习至白纷。
幽经与怪牒,一一储心君。
坐令说今古,奋袖真如云。
何当过藏室,手披至宵分。
时时咀熊胆,辛苦以佐勤。
居官行两周,出郭劣半里。
名称临汝守,初未涉汝水。
今朝破巨浪,万顷寄一苇。
源从天息山,此地乃其委。
青嵩正北踊,紫逻复西峙。
两岸千万峰,落影照清泚。
下濑剧迅速,舟轻如激矢。
周南滞留恨,此假聊一洗。
怅无周旋人,同载如郭李。
似闻汝阴湖,扬尘清颍尾。
醉翁漾舟处,无复碧染指。
岁月供感概,人事有迁徙。
兹水美洋洋,正堪行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