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谩成三首·其二》
《谩成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古风

心若金兰过耳馀,春来还共客东都。

几时却泛清河水,已约荆溪共卜居。

(0)
翻译
心中如金兰般珍贵,话语听过便留下余音。
春天来临,与客人一同前往东都游历。
注释
心若金兰:比喻友情深厚,如同金属和兰花一样珍贵。
过耳馀:听过之后印象深刻,留下深刻印象。
春来:春天到来的时候。
客东都:作为客人游览东都(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清河水:清澈的河水,可能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荆溪:地名,指荆溪河,可能寓意未来的居所。
卜居:选择居住之地,计划定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阮阅的作品,名为《谩成三首(其二)》。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金兰花香的比喻,表达了心中某种情感的强烈和难以忘怀。这里的“耳馀”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春天到来,诗人与朋友一同前往东都,这里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重视。接下来的“几时却泛清河水”,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间能够再次出行的愿望,而这个愿望是与自然景观——清河水相连的。

最后,“已约荆溪共卜居”则透露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规划。这里的“荆溪”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居住的地方,而“共卜居”则显示了诗人希望与某位朋友或知己一起定下未来生活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感受和未来的憧憬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和理想生活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鸳鸯篇

赣水白于练,芳池成委区。

濯濯出水莲,宁受尘垢污。

鸳鸯忽飞下,雌雄日相娱。

惟唼地中藻,不衔池上芦。

惟偕池中鲤,不杂池上凫。

霜风一夕发,池荒莲叶枯。

雄者方垂翼,雌者已就殂。

睢鸩知有别,精卫志不渝。

物性固莫夺,民心焉可诬。

至今南冈树,落月空啼乌。

(0)

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福源精舍年何有,学士亲书湖上坟。

卜地依稀封马鬣,种松次第变龙纹。

魏公笏在多遗泽,忧盖山高尽白云。

前代名人留制作,子孙从此蔼清芬。

(0)

悼吾子行道士

布衣吾道士,举世莫能偕。

遽作骑鲸客,空遗梦蝶斋。

阳冰书瘦硬,方朔语诙谐。

墓碣铭贞白,临文每怆怀。

(0)

庐山图

梦里庐山亦偶然,披图重见意犹怜。

白云万顷松千个,看得人间李谪仙。

(0)

题自画寄陈亲

柴门旧日经游驻,留得风烟在故居。

为问盘中陈处士,溪山清兴近何如。

(0)

汊口程伯龄扁所居曰容膝山房求余写乔松古木图因题以为赠

老松参天倚清濆,卓立迥出凡木群。

百年生息饱雨露,一日变化超风云。

云溪故家足乔木,容膝山房更清淑。

知君每爱林下风,故写幽人坐溪腹。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