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芜城门,草没芜城路。
无复鹤归年,时见鸟栖树。
日落芜城门,草没芜城路。
无复鹤归年,时见鸟栖树。
这首明代诗人顾大猷的《芜城》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古城荒凉的画面。"日落芜城门",寥寥五个字便勾勒出城门在暮色中孤独矗立的景象,"芜城"二字暗含了城市的衰败和荒芜。接着,"草没芜城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草丛漫过道路,无人问津,显示出城市的荒凉和人迹罕至。
后两句"无复鹤归年,时见鸟栖树"则转而聚焦于自然生态,昔日可能有仙鹤飞翔的场景如今不再,只剩下偶尔的飞鸟栖息在枯枝上,更显出一种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沧桑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日落、草木、禽鸟等意象,传达出芜城的衰败与寂寥,寓含了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陟彼北顾楼,遥望燕台城。
亭亭入云端,阊阖夹层扃。
极枢亘南北,分野隔杳冥。
念子昔年少,词垣著奇英。
待诏趋内庭,出入供承明。
丈夫志四海,岂为林壑盟。
征雁背人翔,孤鸣索其朋。
明德期不爽,离思奚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