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二首·其一》
《除夜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馀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0)
注释
年年:每年。
赋除夜:写除夕夜的诗。
衰残:衰老、衰弱。
三斗酿:三斗存酒。
春馀半月寒:春天剩余的寒冷期大约半个月。
鸡豚: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旧:旧习,传统。
邻里:邻居。
自相欢:互相欢乐。
元日:新年第一天。
无客:没有客人。
萧然:冷清的样子。
不著冠:不戴帽子。
翻译
每年除夕夜,每一次都更加衰弱。
家中存有三斗酒,春天余下半个月的寒冷。
鸡和猪的习俗依旧,邻居们自得其乐。
新年应该不会有客人来访,我独自一人,连帽子也不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夜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每年除夕之夜的感受和家庭生活情景。诗中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荏苒的感慨,"一赋一衰残"暗示着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尽管家中只有三斗酒酿,但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消散,仍有半月之寒,显示出生活的简朴与清寒。

诗人提到鸡豚(家禽家畜)依旧如常,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庆贺新年,体现了乡村淳朴的人情味。最后两句"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预想新年第一天家中没有客人来访,诗人独自一人,心境平静,甚至连帽子也不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寓含着对时光变迁和人生况味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访荆国王公·其三

苦嫌荣禄早收身,归与渔樵共隐沦。

白下门西山迤逦,兴来长是岸乌巾。

(0)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其五

北窗高卧识羲黄,静看东君职事忙。

短帽上垂年少事,净瓶中养月馀香。

镜鸾羞愧临梳裹,盐虎推先在飨尝。

试问古来谁可伴,风流东晋有诸王。

(0)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一

共抛花县暂离群,聊伴西湖地主人。

艳粉两应归藻绘,香泥俱合在陶均。

雄风为借吹嘘力,雌霓叨蒙激赏真。

移在洞天深处种,与谁同见八千春。

(0)

游真州东园惜其将废运使兵部子正近止因寄小诗·其三

不见当年花木春,丹青台榭欲荆榛。

簿书到日应无事,会与江山作主人。

(0)

次友人韵·其三

新诗清劲何所似,祇似金鎞刮眼开。

流水上同知者乐,好风知是故人来。

(0)

再和景繁韵驰寄

珠珠露缀青云叶,幕幕烟藏碧玉枝。

频有好风惊独寐,故留明月照相思。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