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游宦人,弥年住京阙。
尽室寄东南,一朝闻贼发。
道路已不通,音书多断绝。
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
嗟尔游宦人,弥年住京阙。
尽室寄东南,一朝闻贼发。
道路已不通,音书多断绝。
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宦之人,在京城长期居住后,因战乱被迫离开,与家人分离的悲苦心情。诗中通过“尽室寄东南”表达了主人公将全家寄居在东南地区,而自己则因战乱不得不离开,突显了离别之痛。“一朝闻贼发”则点明了战乱突然爆发的背景,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陷入动荡。
“道路已不通,音书多断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导致的交通阻隔和通讯中断,让主人公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的渠道,增添了无尽的忧虑和思念。接着,“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心境的变化,朔风凛冽,长安城内寒风四起,主人公在战乱的阴影下,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愁思渐浓,白发丛生,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心理创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
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
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
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
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
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
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
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
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
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
软红襟上痕,检点若梦寐。
怅然书与严,绝口向世事。
弟兄各垂老,岁月吾甚爱。
离别勿轻言,晚景行自悔。
及今除豪气,世故或相贷。
攘臂正有人,岂必需我辈。
吾归子旋去,迫促剧负债。
欢意直万金,贱售素所戒。
子行吾独处,闭户且种菜。
得归宁亟归,风雨床可对。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
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
汉阳趣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
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
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