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蓐酒仍冻,终年人不来。
残灯听暮雨,孤馆见新梅。
裹饭谁相问,陈刍我独哀。
奈何兼数事,总付掌中杯。
怀蓐酒仍冻,终年人不来。
残灯听暮雨,孤馆见新梅。
裹饭谁相问,陈刍我独哀。
奈何兼数事,总付掌中杯。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遣闷》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寂寥之情。首句“怀蓐酒仍冻”描绘了环境的严寒,即使温热的酒也未能化解冰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落。次句“终年人不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长久以来的孤寂,无人来访。
“残灯听暮雨”通过昏暗的灯火和窗外的夜雨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独自在馆舍中聆听这无尽的雨声,倍感孤单。接下来,“孤馆见新梅”以新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时光流转,而诗人却只能独自欣赏,更显其形单影只。
“裹饭谁相问,陈刍我独哀”两句,诗人感慨无人关心自己的生活,连简单的饭菜都无人询问,只有陈旧的草料引发了他的哀思。最后,“奈何兼数事,总付掌中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将所有的愁绪、苦闷都寄托于手中的酒杯,希望能借酒浇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身处孤馆、无人问津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