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
《南歌子》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蝶翠飞难起,鸳红瘦可怜。画楼明月好凉天。

无奈玉人微病藕花前。粉涴云鬟腻,珠啼绣枕蔫。

罗衾不耐五更眠。一缕香魂低守药炉烟。

(0)
鉴赏

这首《南歌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画面,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意境。

“蝶翠飞难起,鸳红瘦可怜。”开篇即以蝴蝶与鸳鸯的形象,渲染出一种哀婉的氛围。翠绿的蝴蝶在空中挣扎,难以振翅高飞;红色的鸳鸯显得瘦弱,令人怜惜。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情感世界的脆弱与挣扎。

“画楼明月好凉天。”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画楼之上,明月高悬,凉风习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景象。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情感的抒发提供了背景。

“无奈玉人微病藕花前。”“玉人”在这里指的是心爱之人,她因病卧于藕花之前。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病态的美丽,更蕴含了深深的无奈与心疼。藕花虽美,却衬托出人物的病态,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粉涴云鬟腻,珠啼绣枕蔫。”进一步描写病中人物的状态。云鬟沾染了粉黛,显得腻滑;绣制的枕头似乎也在哭泣,显得湿漉漉的。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病态和内心的痛苦。

“罗衾不耐五更眠。”罗制的被褥无法承受夜深人静时的寒冷与孤独,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无助。五更时分,更是孤独与痛苦的时刻,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深刻。

“一缕香魂低守药炉烟。”最后,诗人以“香魂”比喻人物的灵魂,她低垂着头,守在药炉旁的烟雾之中。这既是对人物病态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寄托。香魂低守,既表现了人物的坚强与坚持,也表达了对生命与爱情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人物在病痛中的挣扎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清代词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二十二

惊飙相戒避三泉,人马轻如一叶旋。

记得移营千戍卒,阻风港汊似江船。

(0)

蟠桃寿图江侍读先生母八十

花开花谢花成桃,穆昔花下听云璈。

狡儿摆手攫不得,屑屑覆射空馋饕。

水晶之盘照日月,星宫之君手所操。

传闻此实妙辟谷,三千岁龁凡一遭。

五城十城博尺璧,较之此更如毫毛。

况人生有母在阁,南山配彼端匪高。

肉飞上昆崙绝岭,夺虎爪下悬万猱。

或承九龙自西极,王母昼下骖六鳌。

冰盘照室光闪烁,勾吴水府鲸鲵逃。

紫微垣高见天目,驼橐螭首今谁曹。

欲驱飞车离帝所,两耳镗鞳钱塘涛。

晓呼黄耳负图去,便觉青鸟声嗷嘈。

(0)

萱寿承恩诗为刘博之题

十一井边妪,皴皱如槁木。

自云太安人,吾实与邻屋。

乘辎一时来,被出自黄谷。

有子式谷之,吾惟恣禽犊。

于今四十年,龙蛇隔貊鹿。

氓蚩蚩何为,汲井煮胶鬻。

河堤决东口,鞭背苦驱逐。

而今半死躯,何以仰饘粥。

安人坐蓝舆,呵拥纷百仆。

如神仙中人,秪听声辘辘。

耄眊何所知,云此赴辇毂。

有龙旋于函,有翟画在服。

妪愚欲垂涎,真若秋蚓缩。

宁能洞天机,基本贵先筑。

如泉穴山中,万丈泻晴瀑。

奔沉虚无底,阒寂善潜伏。

澎然酾为川,是以有四渎。

有德古所云,贶以名寿禄。

(0)

九日登象鼻诸岭

秋来日日风和雨,犹喜重阳一日晴。

携酒登高高兴发,遍摩石壁与题名。

(0)

赠况山人

姑苏入国朝,守也谁第一。

况侯江右来,经纬气郁硉。

薙顽境界清,减税茕嫠殖。

所以吴下人,至今感至骨。

空山掩关卧,有士叩蓬荜。

云是况家孙,兼邃青乌术。

洞庭白沙间,为我卜窀穸。

茫茫彼云山,莫此云最吉。

侯政自堪思,生意尤款密。

胡能终偃蹇,命车还一出。

我生本悠悠,世事仍咄咄。

生前且莫料,身后谁能诘。

青松白石间,与子坐终日。

勿言身后事,且尽杯中物。

(0)

行次相城有感

几年约兹游,为访石田叟。

石田今已亡,不使此言负。

相知三四人,拿舟过湖口。

行行抵相城,自卯将及酉。

四顾何茫然,天水合为薮。

茆屋几人家,荒蒲与衰柳。

本来鱼鳖宫,自合鸥鹭有。

始田者为谁,馁也非自取。

有司事征求,亡者逾八九。

念此为徬徨,独立延伫久。

作诗当风谣,以告民父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