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长作客,连日苦多风。
野树凄迷绿,檐花黯淡红。
愁随诗卷积,囊与酒樽空。
巢燕如相识,频来草舍中。
一春长作客,连日苦多风。
野树凄迷绿,檐花黯淡红。
愁随诗卷积,囊与酒樽空。
巢燕如相识,频来草舍中。
这首《春思》由元代诗人张澄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诗人独居异乡,面对连日风雨,内心愁绪难消的情景。
首联“一春长作客,连日苦多风”点明了诗人整个春天都在他乡漂泊,而近期又遭遇了频繁的风雨侵扰,生活颇为艰辛。颔联“野树凄迷绿,檐花黯淡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绿色的野树在风雨中显得模糊不清,红色的檐花也失去了往日的鲜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失落。
颈联“愁随诗卷积,囊与酒樽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随着愁绪的积累,诗卷变得越来越厚,而囊中的钱财和酒樽却已空空如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尾联“巢燕如相识,频来草舍中”以巢燕的频繁来访,反衬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燕子似乎成了诗人心中难得的慰藉,它们的到来,或许能暂时驱散一些内心的孤寂。
整体而言,《春思》通过对春日风雨、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容身何处,有青山、借我一丘一壑。
稳坐篮舆横曳杖,十里西湖行乐。
春笋斋厨,午茶杯盏,世味从他薄。
大都几屐,安闲便是丹药。
随分吟倚西风,醉眠苍石,心与浮云约。
回首红尘名利事,勘破蝇头蜗角。
万卷藏书,百竿栽竹,有子承当着。
乾坤老矣,一簪聊寄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