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感》
《梦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

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

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

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

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ènggǎn
sòng / méiyáochén

shēngāibǎishízǎiqiānwànchūn

wèiqiānwànchūnhòuchén

fēiwàngqíngzhěmèngmèngxīn

wǎnruòzhīyánxúnchángqīn

dòngbēichángtòngsòngguālín

翻译
生时哀愁百年,死后痛苦千万个春天。
何谓千万春,是大地不再有早晨。
我不是无情之人,但梦境不再有新的内容。
如同往昔的日子,言语平常而亲切。
醒来后触动心肠,悲伤痛苦如同刮鱼鳞般剧烈。
注释
生:生活。
哀:悲哀。
百十载:百年。
死:死亡。
苦:痛苦。
千万春:无数个春季。
何为:什么是。
厚地:大地。
复:再。
晨:早晨。
忘情者:无情之人。
梦:梦境。
故:旧的。
新:新的。
宛若:犹如。
昔:过去。
言语:言语。
寻常:平常。
亲:亲近。
及:等到。
寤:醒来。
悲肠:悲伤的心肠。
痛逆:剧痛。
刮鳞:刮鱼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描绘了生者对亡者的长久哀悼,以及死者在无尽岁月中的孤独与痛苦。接着,“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进一步强调死亡的永恒和无法逆转,暗示着对亲人再也无法重逢的绝望。

诗人自言“我非忘情者”,表明他对亡者的情感并未因时间而淡忘,反而在梦境中依然亲近如昔。“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描绘出梦境中与亲人交谈的场景,仿佛昨日重现,言语间充满了亲情的温暖。然而,当诗人从梦中惊醒,“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则揭示出梦醒后的悲伤情绪,如同鱼鳞被刮过般的疼痛,直击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思念和失去亲人的哀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答张内翰廷祥书括而成诗呈胡希仁提学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

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

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

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

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

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0)

挽杨尚书

滇南江右著华勋,八座连登不愧心。

叔达谠言扶社稷,乐天高节在山林。

一簪白发俄观化,四海苍生绝望霖。

我沗相知重伤感,紫阳南望泪沾襟。

(0)

谢刘廷振员外刻图书·其二

同着宫袍谒建章,怜君久滞鬓毛苍。

凤巢阿阁终呈瑞,玉蕴昆山已露光。

当道岂能私用舍,老天先自定行藏。

圣明早晚求恬退,高步岩扉重显扬。

(0)

题聚奎楼·其一

腰横博带气横秋,仿古抡材共倚楼。

杨子从来识词赋,魏公元薄快恩雠。

疏帘秀捲青山入,高栋光依白日浮。

闻道边尘犹未洗,欲升豪杰挽河流。

(0)

拙斋为冯泰题

世俗多尚巧,冯生志守拙。

巧或取机祸,拙岂见颠蹶。

先圣有嘉言,如愚且欲讷。

藏修务实践,庶以光阀阅。

(0)

寄仁和聂司训

缟带随车去莫攀,诗名重见动江关。

画船醉倚芙蓉露,吟到西湖第几山。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