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
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
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
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
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
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
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
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
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
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描绘了生者对亡者的长久哀悼,以及死者在无尽岁月中的孤独与痛苦。接着,“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进一步强调死亡的永恒和无法逆转,暗示着对亲人再也无法重逢的绝望。
诗人自言“我非忘情者”,表明他对亡者的情感并未因时间而淡忘,反而在梦境中依然亲近如昔。“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描绘出梦境中与亲人交谈的场景,仿佛昨日重现,言语间充满了亲情的温暖。然而,当诗人从梦中惊醒,“及寤动悲肠,痛逆如刮鳞”则揭示出梦醒后的悲伤情绪,如同鱼鳞被刮过般的疼痛,直击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思念和失去亲人的哀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死的深刻感悟。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
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
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
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
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
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滇南江右著华勋,八座连登不愧心。
叔达谠言扶社稷,乐天高节在山林。
一簪白发俄观化,四海苍生绝望霖。
我沗相知重伤感,紫阳南望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