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赏月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坐爱圆景满”表明诗人沉醉于月光下的美好景致。接着,“况兹秋夜长”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因为秋夜的长久,使得独处时更容易产生思绪万千之感。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两句,描写了月光照射在草地上,露珠闪烁,如同寒光;而远处则有夜晚的乐声飘荡,仿佛随着微风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两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这里的“金奏”指的是音乐,“雁行”则是大雁的飞行。诗人通过对远方乐声和高空雁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向往。
最后,“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两句,是诗人在北楼上眺望,却因距离遥远而不能与亲人共同享受这份美景。这里的“池塘”可能是指家乡或某个特定地点,而“不得共”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色、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虽然环境美好,但因为不能与亲人共享,这份美景反而增添了一丝孤独和哀愁。
山石何盘盘,水流何溅溅。
溅溅东流水,乃在磐石间。
长与本根辞,一往竟不还。
委蛇东到海,经过诸神山。
巨鳌来戏游,日月双回旋。
珊瑚鲛人珠,光彩烂纠缠。
丹虾须如戟,龙炬照神渊。
旷荡无终止,大壑易沦涟。
磐石有本性,屹立竟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