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正伤南浦赋,高人遥致北山文。
诗坛花月还公济,玄圃方州又子云。
起草共知双笔健,转蓬何趐十年分。
怀侬莫作相寻梦,蜃雨蛮烟泥杀君。
逐客正伤南浦赋,高人遥致北山文。
诗坛花月还公济,玄圃方州又子云。
起草共知双笔健,转蓬何趐十年分。
怀侬莫作相寻梦,蜃雨蛮烟泥杀君。
这首明代杨慎的《得杨实卿书》表达了诗人收到朋友杨实卿来信时的情感与感慨。首句"逐客正伤南浦赋",以客居他乡的伤感起笔,暗含对分别的无奈和对往昔相聚的怀念。"高人遥致北山文"则赞美杨实卿的才情,将他的文字比作北山之文,意指其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坛花月还公济,玄圃方州又子云",诗人称赞杨实卿在文学上的成就,将他比作唐朝的诗人杜甫(公济)和扬雄(子云),意指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深远的影响。
"起草共知双笔健",进一步肯定了杨实卿的文采,说他知道两人笔力强劲。"转蓬何趐十年分",以飘泊不定的蓬草自比,表达两人因时空阻隔而长达十年的分离之苦。
最后两句"怀侬莫作相寻梦,蜃雨蛮烟泥杀君",劝诫对方不要因思念而产生寻找的念头,因为那遥远的距离和险恶的环境可能会让这种愿望化为泡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扬了友人的才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感慨。
同行同坐。
同携同卧。
正朝朝暮暮同欢,怎知终有抛亸。
记江皋惜别,那堪被、流水无情送轻舸。
有愁万种,恨未说破。
知重见、甚时可。
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这眉头、强展依前锁。
这泪珠、强抆依前堕。
我平生、不识相思,为伊烦恼忒大。
你还知麽。
你知後、我也甘心受催挫。
又只恐你,背盟誓、似风过。
共别人、忘著我。
把洋澜在,都卷尽与,杀不得、这心头火。
素书谁托。
嗟鳞沈雁断,水遥山邈。
问别来、几许离愁,但只觉衣宽,不禁消薄。
岁岁年年,又岂是、春光萧索。
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
援琴试弹贺若。
尽清于别鹤,悲甚霜角。
怎似得、斜拥檀槽,看小品吟商,玉纤推却。
旋暖薰炉,更自炷、龙津双萼。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
霁空如水。
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
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
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
笑声里。
摘得半钗,金蕊来至。
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
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
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
看睡起。
晓蝶也愁花悴。
柳暗藏鸦,花深见蝶,物华如绣。
情多思远,又是一番清瘦。
忆前回、庭榭来春,个人预约同携手。
恨迟留,载酒期程,孤负踏青时候。
搔首。
双眉暗斗。
况无似今年,一春晴昼。
风僝雨愁。
直得□时迤逗。
想闲窗、针线倦拈,寂寞细捻酴醿嗅。
待还家、定自冤人,泪粉盈襟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