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雪中舟次语溪》
《浪淘沙.雪中舟次语溪》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枯柳挂疏汀,夜火星星。昨宵西水驿边停。

犹记津楼绡幔底,谁唤银瓶。

寒气逼空舲,客梦初醒。乱帆又过语儿亭。

我与六花同一例,随路飘零。

(0)
鉴赏

这首《浪淘沙·雪中舟次语溪》描绘了诗人乘舟于雪中行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江面的静谧与寒冷,以及舟行之人的孤独与漂泊感。

首句“枯柳挂疏汀,夜火星星”,以枯柳与稀疏的河岸相映衬,夜晚的灯火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冷寂而幽远的氛围。接着,“昨宵西水驿边停”一句,将读者带入昨日的回忆之中,暗示了旅程的延续和变化。

“犹记津楼绡幔底,谁唤银瓶”两句,通过回忆中的场景——津楼下的轻纱幔帐,以及唤起银瓶的动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增加了情感的深度。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细节,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寒气逼空舲,客梦初醒”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寒冷与旅途的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客人的梦境被惊醒,现实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最后,“乱帆又过语儿亭,我与六花同一例,随路飘零”几句,以“乱帆”和“六花”(雪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旅途中其他人的共同命运——如同雪花般随风飘零,四处流浪。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也深化了主题,即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雪中舟行的独特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别姚燮诗·其三

君居阻远市,相望城西东。

我屋亦逆旅,一一身如蓬。

良宵君我过,暗户开东风。

买酒对明月,形影高天中。

月落秉烛语,外惬无藏衷。

君耳通我心,谁谓聋无聪?

清夜阅太古,远寺多霜钟。

(0)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二

未识人间舌几存,纡筹密策总难论。

可怜遍地金银气,化作流虹亘海门。

(0)

赠杨山人韫华四章·其四

拔地穹隆山,不镇风气浮。

殚心务华冶,纤琐穷剔搜。

偶作朴愿持,邻里咸鄙尤。

始信翟雉群,未宜厕之鸥。

脱我一袭衣,饮君城西楼。

压巷香曲尘,不滓深樽秋。

深樽秋绿光,下沈月魄幽。

以此斟酌君,荡君心郁忧。

忧心荡何涘,上薄斗与牛。

手撷天孙绡,拭君清泪流。

(0)

柳枝曲二章·其二

月眉挂楼远山夕,蕉簟微凉卷秋碧。

约灯风软宜洞箫,春棠吹影红生潮。

薄衾麝气都成水,香海无边梦潜委。

画漪拓掌鸳鸯行,轻絮一层花一层。

欢深欢浅谁能料,芳草年华怯斜照。

(0)

夜坐胥门桥

抽云天绪妙,息露渚香深。

远翠摅寥眄,高凉逼静心。

樯旗风万舸,驿柳月双禽。

依约帘栊火,眠花听笛吟。

(0)

丙申见怀·其三

共抱邱园志,襟怀各自知。

云閒归壑稳,泉洁出山迟。

庾信庐嫌敝,潘安鬓怕丝。

词人穷益好,拱璧一囊诗。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