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艳紫重重。小阑中。夜半苔根露下、响秋虫。
伤薄命。怜孤韵。一般穷。生把东风背了、受西风。
浓香艳紫重重。小阑中。夜半苔根露下、响秋虫。
伤薄命。怜孤韵。一般穷。生把东风背了、受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庭院中玫瑰绽放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玫瑰的独特魅力和命运的多舛。
“浓香艳紫重重”,开篇即以“浓香”、“艳紫”描绘出玫瑰花色的浓郁与鲜艳,仿佛能闻到那扑鼻而来的香气,感受到花瓣上深深浅浅的紫色层次感。这句诗不仅勾勒出了玫瑰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芬芳与生命力。
“小阑中。夜半苔根露下、响秋虫。” 这两句将画面推向夜晚,小径旁的玫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神秘而静谧。夜半时分,露珠滴落在苔藓上,伴随着秋虫的低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季节感。
“伤薄命。怜孤韵。一般穷。” 这几句表达了对玫瑰命运的感慨。玫瑰虽美,却也面临着“薄命”的命运,孤独地绽放于世,如同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才子佳人。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玫瑰以情感,表达了对其处境的同情与怜悯。
“生把东风背了、受西风。” 最后两句以季节更替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玫瑰从春天的东风中生长,到秋天的西风中凋零的过程。这一对比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喻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玫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外表,更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投射,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红杏花深,青芹香汎,古坛幽泮生风。
纵横礼乐,人在舞雩中。
窈窕门墙数仞,相逢处,衿佩匆匆。
因何事,琴停瑟间,嘉会又成空。
叹离怀宦况,天涯海角,渭北江东。
且重斟别酒,慢挂征篷。
今夜扁舟泊处,斜阳外,数点归鸿。
黄昏后,半醒半醉,清梦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