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思禅寺呈廖明略其地盖干越寺在琵琶洲上》
《泊思禅寺呈廖明略其地盖干越寺在琵琶洲上》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迟君干越思禅寺,弥月忘归住翠岚。

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chéngliàomínglüègàigānyuèzàizhōushàng
sòng / cháozhī

chíjūngānyuèchányuèwàngguīzhùcuìlán

jiànzhōushàngyuèshǐjīngquánshìzàitiānnán

翻译
我久候你在干越山中的禅寺,整整一个月忘记回家,只沉浸在青翠山岚之中。
忽然看见琵琶洲上的明月,才猛然意识到整个僧团都在这遥远的天之南边。
注释
迟:等待。
君:你。
干越:古代地名,今浙江一带。
思禅寺:禅宗寺庙。
弥月:满月,整个月。
翠岚:青翠的山岚。
忽见:突然看见。
琵琶洲:地名,可能指有琵琶形状的江洲。
全室:整个僧团。
天南:南方,天空之南,这里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泊思禅寺呈廖明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廖明略的思念以及在禅寺中沉浸的时光。首句"迟君干越思禅寺",写诗人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干越禅寺的向往,暗示了寺中的清修生活对他吸引力之大。"弥月忘归住翠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此处滞留已久,被寺周翠绿山岚所吸引,甚至忘记了回归。

后两句"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是点睛之笔,诗人突然在琵琶洲的月色中意识到整个禅寺其实位于遥远的天南之地,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心灵上的顿悟,让诗人对禅寺生活的深远和超脱有了更深的认识。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
刘放未归鸡树老,邹阳新去兔园空。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0)

板桥小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0)

初入武夷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0)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0)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0)

漫成五章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