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君干越思禅寺,弥月忘归住翠岚。
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
迟君干越思禅寺,弥月忘归住翠岚。
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泊思禅寺呈廖明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廖明略的思念以及在禅寺中沉浸的时光。首句"迟君干越思禅寺",写诗人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干越禅寺的向往,暗示了寺中的清修生活对他吸引力之大。"弥月忘归住翠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此处滞留已久,被寺周翠绿山岚所吸引,甚至忘记了回归。
后两句"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是点睛之笔,诗人突然在琵琶洲的月色中意识到整个禅寺其实位于遥远的天南之地,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心灵上的顿悟,让诗人对禅寺生活的深远和超脱有了更深的认识。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