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雨以恒言,朱夏五雨好。
昨近数逢晴,思一涤炎燥。
视事裁进止,习射以身教。
长日有馀閒,跋马玉泉道。
殢云生西山,顷刻倾盆倒。
玉珠复银竹,森飒还缥缈。
峣峰忽若藏,平湖益增淼。
黍高及稻下,芃蔚吐穗早。
暄润既合宜,冀可卜万宝。
老农笠底欢,仆从苦行潦。
文侯亲罢猎,此事汝安晓。
十雨以恒言,朱夏五雨好。
昨近数逢晴,思一涤炎燥。
视事裁进止,习射以身教。
长日有馀閒,跋马玉泉道。
殢云生西山,顷刻倾盆倒。
玉珠复银竹,森飒还缥缈。
峣峰忽若藏,平湖益增淼。
黍高及稻下,芃蔚吐穗早。
暄润既合宜,冀可卜万宝。
老农笠底欢,仆从苦行潦。
文侯亲罢猎,此事汝安晓。
此诗描绘了雨中至玉泉的景象与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以及对农事的关怀。首句“十雨以恒言,朱夏五雨好”点明了雨水的频繁与季节的更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昨近数逢晴,思一涤炎燥”表达了诗人对久旱逢甘霖的期待与喜悦。
“视事裁进止,习射以身教”展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教育理念,通过亲自示范射箭来教导他人。随后,“长日有馀閒,跋马玉泉道”描绘了诗人骑马游历的情景,充满了悠闲与自在。
“殢云生西山,顷刻倾盆倒”生动地描绘了雨势之猛,紧接着“玉珠复银竹,森飒还缥缈”则展现了雨后景色的清新与神秘。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雨滴比作珍珠与银竹,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美丽景象。
“峣峰忽若藏,平湖益增淼”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峦与湖泊的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最后,“黍高及稻下,芃蔚吐穗早”描绘了雨后农作物生长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暄润既合宜,冀可卜万宝”表达了诗人对雨水与农作物生长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待。“老农笠底欢,仆从苦行潦”则体现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
“文侯亲罢猎,此事汝安晓”以古代君王亲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体恤民情,关注民生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