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
常山忽为孤城死,睢水空存百战谋。
函草漫从灰里觅,嘤声长向梦中求。
欲知后死今何事,已在莆中买钓舟。
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
常山忽为孤城死,睢水空存百战谋。
函草漫从灰里觅,嘤声长向梦中求。
欲知后死今何事,已在莆中买钓舟。
这首诗《哀林虔中》由唐代诗人余镐所作,表达了对林虔中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首联“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以“接翅”形容两人并肩作战,共同上书言事,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斗争经历;“投荒万里独登楼”则描绘了林虔中远赴边疆,孤独登楼的情景,暗示了其命运的悲凉与孤独。
颔联“常山忽为孤城死,睢水空存百战谋”,通过“孤城死”与“百战谋”的对比,既赞美了林虔中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智慧,也突出了其最终的不幸结局,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
颈联“函草漫从灰里觅,嘤声长向梦中求”,以“函草”比喻遗稿或书信,“灰里觅”象征着在逝去的生命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嘤声”则是指低微的鸣叫,这里用来形容林虔中在梦中寻求安慰与共鸣,表达了对其精神世界的关注与同情。
尾联“欲知后死今何事,已在莆中买钓舟”,以“后死”自指,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林虔中命运的思考;“买钓舟”则预示着诗人可能将隐居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反映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虔中生平事迹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