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径山颜悦堂长老》
《寄径山颜悦堂长老》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每忆城南隐者家,昆山石火径山茶。

年年春晚重门闭,怕听阶前落地花。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寄径山颜悦堂长老》。诗中描绘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每忆城南隐者家”,诗人以“每忆”二字开篇,表达了对城南隐居之地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的“隐者家”不仅指具体的住所,更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生活状态。

次句“昆山石火径山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珍贵的茶叶比作“昆山石火”,既突出了茶叶的稀有与珍贵,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径山茶”点明了诗中的地点——径山,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第三句“年年春晚重门闭”,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门户紧闭的画面。这里通过时间的推移(年年)和季节的变化(春晚),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与世隔绝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些许无奈或逃避。

最后一句“怕听阶前落地花”,以“怕听”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珍惜。听到阶前落花的声音,可能意味着春天的逝去,生命的短暂,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回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浓郁人文关怀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水仙

水仙踰月驻芳馨,人物谁堪眼共青。

白傅有诗皆入律,腥咸声里亦须听。

(0)

嫪毐

诈腐为阉几十春,朝欢暮狎宠无伦。

休分长信并文信,假父如今又象真。

(0)

剑池

剑去池空一水寒,游人到此凭阑干。

年来是事消磨尽,只有青山好静看。

(0)

呈葛抚州二首·其二

试说临川郡,江西第一州。

晏王今邑子,颜谢古诸侯。

未觉流风远,端知物望优。

岘山犹得拟,湛辈肯容不。

(0)

元日云安道

元日度巴云,时逢朐䏰人。

野梅空自落,山鸟暗知春。

不醉新年酒,徒悲异域身。

无穷倦行意,亭柳漫风尘。

(0)

题会稽用林帅侍韵

东越乾坤到眼边,乱云连壑草迷川。

五更城落千岩月,万顷湖开一镜天。

鼓角声残秦望晓,楼台影湿卧龙烟。

旧时太史登临处,每想风流为慨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