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润何劳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润何劳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这首宋代诗人高衡孙的《高塘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碧荷色犹懒”,以碧绿的荷花尚未完全盛开,透露出初夏季节的慵懒与清新。接着,“紫花香渐多”暗示着紫藤花开得越来越多,香气四溢,为画面增添了生机。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两句,通过桥梁连接了旧有的故乡与新开辟的河流,展现了地理变迁和时光流转,寓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期待。接下来,“土润何劳治,沙平不用磨”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土地湿润,沙地平整,显示出一种朴素的和谐。
最后,“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宦生活的感慨,如今衣冠不再,只能在心中回味往昔的繁华,想象着马蹄声声的官道,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殉名思马革,殉利同即蛆。智仅脱虎口,忠能?江鱼。
前踬后愈愤,众毁吾独誉。
劳神役百感,所得惟高车。
一念忽超脱,万事皆成虚。
行止但无心,亦如云卷舒。
放浪广莫境,优游心远庐。
黑白非所计,且愿复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