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塘桥》
《高塘桥》全文
宋 / 高衡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润何劳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otángqiáo
sòng / gāohéngsūn

yóulǎnhuāxiāngjiànduō

guòqiáotōngfēnjièxīn

rùngōngzhìshāpíngyòng

guānjīncóngxiǎngmíng

翻译
碧绿的荷叶颜色还显得慵懒,紫色的花朵香气渐渐浓郁。
走过小桥就能回到故乡,道路在这里分开进入新的河流。
土壤湿润无需费力治理,沙地平整无需再打磨。
穿戴的礼服已经不再重要,从今以后只愿听到马铃声响起。
注释
碧荷:青翠的荷花。
色犹懒:颜色还显得慵懒。
紫花:紫色的花朵。
香渐多:香气渐渐浓郁。
过桥:走过小桥。
通故里:通往故乡。
分界:道路分开。
新河:新的河流。
土润:土壤湿润。
何劳:何必费力。
治:治理。
沙平:沙地平整。
衣冠:穿戴的礼服。
已矣:不再重要。
鸣珂:马铃声。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衡孙的《高塘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碧荷色犹懒”,以碧绿的荷花尚未完全盛开,透露出初夏季节的慵懒与清新。接着,“紫花香渐多”暗示着紫藤花开得越来越多,香气四溢,为画面增添了生机。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两句,通过桥梁连接了旧有的故乡与新开辟的河流,展现了地理变迁和时光流转,寓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期待。接下来,“土润何劳治,沙平不用磨”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土地湿润,沙地平整,显示出一种朴素的和谐。

最后,“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宦生活的感慨,如今衣冠不再,只能在心中回味往昔的繁华,想象着马蹄声声的官道,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高衡孙
朝代:宋

宋庆元鄞县人。高闶从孙。累官户部侍郎、知临安府。史宅之括浙西公田,官属皆增秩二等,衡孙知不便,独辞赏。后以寿终。
猜你喜欢

养生答张进之

殉名思马革,殉利同即蛆。智仅脱虎口,忠能?江鱼。

前踬后愈愤,众毁吾独誉。

劳神役百感,所得惟高车。

一念忽超脱,万事皆成虚。

行止但无心,亦如云卷舒。

放浪广莫境,优游心远庐。

黑白非所计,且愿复其初。

(0)

闺怨十首·其十

破镜分钗碎玉簪,碧山无语海沉沉。

春魂只化双青鸟,飞向郎山话妾心。

(0)

寄兄

鹏海谁羁色养身,错教芳草怨蹄轮。

近来不复临池立,却恐浮萍亦笑人。

(0)

西涯先生席上偕严宗哲阎侍御王太仆伍秋官饮命韵更送以言

白玉堂中话别离,东风垂柳亦新奇。

谁言聚散如萍水,亲见飞腾自凤池。

楚水巴山催去马,江云渭树入清诗。

南来独作斑衣舞,滹上春光晓正宜。

(0)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

清朝未老已为郎,道在吾身屈未妨。

已分閒心消岁月,不将名字望旂常。

青林近屋秋多意,白璧投人夜有光。

欲步高吟惭跛鳖,还思十驾到飞黄。

(0)

三月一日得宪副兄书

北来书札报平安,水远山高会面难。

渐老事多违蔗境,欲归天岂丧渔滩。

一春桃杏风还雨,落日江湖暖乍寒。

莺垒燕巢无限好,有人深夜立栏杆。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