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畔凌冬傲雪株,濡毫渲染发清娱。
松枝翠拂苍鸾尾,竹实红垂火齐珠。
香散檀心欺蜡淡,花悬磬口带寒敷。
作朋三寿微忱切,生意长含看此图。
埭畔凌冬傲雪株,濡毫渲染发清娱。
松枝翠拂苍鸾尾,竹实红垂火齐珠。
香散檀心欺蜡淡,花悬磬口带寒敷。
作朋三寿微忱切,生意长含看此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傲雪凌霜的植物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坚韧。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情感。
首先,“埭畔凌冬傲雪株”,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冬日里的植物,它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风貌。接下来,“濡毫渲染发清娱”一句,不仅描绘了画家在纸上挥毫泼墨的情景,也暗示了作品本身带来的愉悦感,仿佛是艺术家与自然对话的结果。
“松枝翠拂苍鸾尾,竹实红垂火齐珠”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将松树的翠绿与竹子的红色巧妙结合,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多彩。这里,松枝与竹实的描绘,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再现,也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赞颂。
“香散檀心欺蜡淡,花悬磬口带寒敷”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植物特性的描绘,檀心的香气与蜡质的淡雅形成对比,花悬磬口的描述则赋予了花朵一种独特的形态美,同时“带寒敷”三字,更是将寒冷的环境与花朵的美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作朋三寿微忱切,生意长含看此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长久延续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生命力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凤苑东风早,柳眼已催春。
御沟冰泮,微绿宿雨浥芳尘。
燕子归来时候,寒勒小桃未放,初试薄罗新。
九市闹弦管,万户庆灯辰。对鳌山,驰宝马,竞朱轮。
绮罗丛中,香蔼争道漏声频。
台榭花阴如昼,巷陌月华如海,心事翠眉颦。
举酒强歌笑,独忆去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