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
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
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
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
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
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
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
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事务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洞察。开篇“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表达的是在尚未得到显赫名声时,不应过于羡慕,因为名誉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在于个人的内心修为。紧接着,“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则指出对待手头的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不应有轻视的心态,一旦得到就可能产生厌倦,因为在处理事务时,每一件都有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诗人随后写道:“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这两句强调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总是按照上述的态度去对待名誉和事情,那么我们将会经常感到痛苦;但若能改变这种观念,或许就会得到心灵的平静。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则点明了一个普遍的人生哲学:明白某种道理很容易,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却异常困难。这两句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前面所述观念的自我反省和提醒。
最后,“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则是告诫读者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空洞之言,而应在实际行动中去观察和判断。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成熟态度,以及对真实可靠信息来源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事务处理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的深刻见解。白居易以其直白而富有哲理的风格,再次展现了他在唐代文坛上的独特地位。
我闻白石山,其曲通勾漏。
上有最高峰,云霞障其岫。
攀萝历险不能跻其巅,丹梯百级悬藤挂树边。
一上一回气欲绝而辄止,安得此身直抵摩苍天。
丹书秘笈不能见,遥睇星辰布宫殿。
俯视山河大地中,须弥芥子浮乡县。
曾陟罗浮日观峰,峰头紫气多鸿濛。
会仙岩畔涛生耳,三更咿喔闻天风。
吹笙子晋今何在,徒望仙岩群仙会。
汉武秦王不可知,桑田几变成沧海。
人生长勤,忧与劳分。忧为喜昆,劳乃逸君。
忽然时往,四者同群。不忧身老,忧道不闻。
老虽佚我,颓躯惫筋。望道于天,如日如云。
履贞自稿,无为贵道。抱璧自穷,无为贵宝。
虽稿日滋,虽穷日澡。今人弗宜,古哲言好。
腊在春潜至,微雨散春醪。
霜林回气色,烟草润肤毛。
漏意无梅柳,铺华绝李桃。
勾芒初振辔,邹管助云璈。
已知寒谷内,呼阳日怒号。
万物相迎如,群芳岂惮劳。
且言居世者,谁不愿春遭。
春云动百台,春雨亦仁膏。
夏日毋多畏,秋风莫怨骚。
但留春德在,安能久郁陶。
羁人虽寂寂,虚牖任颾颾。
春光归静几,春思满霜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