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中两校文,多才频见出人群。
金门漏永平明入,玉署书声半夜闻。
别梦几回欹枕月,归心一片渡江云。
须知馆阁储贤地,可见词章是策勋。
十五年中两校文,多才频见出人群。
金门漏永平明入,玉署书声半夜闻。
别梦几回欹枕月,归心一片渡江云。
须知馆阁储贤地,可见词章是策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薛吉士养病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薛吉士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健康恢复的殷切期盼。
首联“十五年中两校文,多才频见出人群”点明了薛吉士在学术界的地位与成就,十五年间两次主持科举考试,选拔出众多才华横溢的人才。这里既是对薛吉士过往功绩的肯定,也暗含对其未来继续贡献才智的期许。
颔联“金门漏永平明入,玉署书声半夜闻”描绘了薛吉士勤奋治学的情景。金门、玉署分别指代皇宫和官署,暗示薛吉士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书声不绝于耳,展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颈联“别梦几回欹枕月,归心一片渡江云”则转而表达离别的伤感与对薛吉士归来的期待。别梦中多次梦见薛吉士倚靠枕头,月光洒落,象征着离别的愁绪;归心则寄托了对薛吉士早日康复、重返岗位的深深愿望,想象他如同渡过江面的云彩,最终归来。
尾联“须知馆阁储贤地,可见词章是策勋”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馆阁作为储存人才之地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过撰写文章来立功勋,是对薛吉士才能的肯定与鼓励。这不仅是对薛吉士个人的勉励,也是对其未来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薛吉士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其健康状况的关切,同时蕴含了对友情、学术追求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