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千峰静,幽人一事无。
谷神能蕴藉,春色有工夫。
萧寺依云构,危亭借石扶。
亦云工位置,吴苑此规模。
太古千峰静,幽人一事无。
谷神能蕴藉,春色有工夫。
萧寺依云构,危亭借石扶。
亦云工位置,吴苑此规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太古千峰静”,以“太古”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久远、宁静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幽人一事无”一句,通过“幽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人物内心的淡泊,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纷扰都已消散。
“谷神能蕴藉,春色有工夫”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谷神能够包容万物,春色也懂得适时展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转的细腻体会。
“萧寺依云构,危亭借石扶”描绘了山中寺庙与亭台的景象,云雾缭绕中的寺庙显得格外神秘,而危亭则借助岩石稳固,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亦云工位置,吴苑此规模”两句,既是对画面布局的赞叹,也是对整个场景设计的肯定,暗示了这样的美景是精心构思的结果,如同吴苑般宏伟而有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东风日夜催花发,花满溪南路不分。
三月黧黄成鼓吹,四山金翠扫烟云。
题诗尚忆维摩室,酌酒重登帝子坟。
如此风光君莫负,画船归载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