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听泉声意已清,向来滴溜为谁鸣。
眼中尘绪飘然尽,杖底芒鞋飒欲轻。
商皓茹芝终入汉,箕由洗耳亦求名。
一杯淡水神仙福,不许时人僭濯缨。
才听泉声意已清,向来滴溜为谁鸣。
眼中尘绪飘然尽,杖底芒鞋飒欲轻。
商皓茹芝终入汉,箕由洗耳亦求名。
一杯淡水神仙福,不许时人僭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攀登白云峰,倾听泉水之声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之感。
首句“才听泉声意已清”,诗人刚刚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内心便感到一片清明,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能够净化人心。接着,“向来滴溜为谁鸣”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对泉水源头的探寻,同时也引出对生命起源和存在的思考。
“眼中尘绪飘然尽,杖底芒鞋飒欲轻”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尘世的烦恼仿佛随着视线中的泉水飘散而去,手中的拐杖和脚下的芒鞋也似乎变得轻盈,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超脱。
“商皓茹芝终入汉,箕由洗耳亦求名”这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商皓食芝成仙和箕子洗耳避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高洁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敬仰。
最后,“一杯淡水神仙福,不许时人僭濯缨”一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的推崇。一杯清水,便能获得神仙般的幸福,不许世人轻易玷污自己的心灵,强调了保持纯洁与自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道德高洁的追求。
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擐甲横戈夜酣战。
胸中迫隘思远游,溯江来倚岷山楼。
千年雪岭阑边出,万里云涛坐上浮。
禹迹茫茫始江汉,疏凿功当九州半。
丈夫生世要如此,赍志空死能无叹。
白发萧条吹北风,手持卮酒酹江中。
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
少时狂走西复东,银鞍骏马驰如风。
眼看春去不复惜,只道岁月来无穷。
初游汉中亦未觉,一饮尚可倾千钟。
叉鱼狼藉漾水浊,猎虎蹴蹋南山空。
射堋命中万人看,毬门对植双旗红。
华堂却来弄笔砚,新诗醉草誇坐中。
剑关南山才几日,壮气摧缩成衰翁。
雪霜萧飒已满鬓,蛟龙郁屈空蟠胸。
邻园杏花忽烂漫,推枕彊起随游蜂。
绕看百匝几叹息,吹红洗绿行匆匆。
莫年逢春尚有几,常恐春去寻无踪。
青钱三百幸可办,且判烂醉酤郫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