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墓苍凉傍寺门,依稀青冢对黄昏。
芳魂倘忆南柯子,我是秦邮淮海孙。
小墓苍凉傍寺门,依稀青冢对黄昏。
芳魂倘忆南柯子,我是秦邮淮海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小墓苍凉傍寺门”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与静谧的环境之中。墓地紧邻寺庙,这样的设置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墓主人与宗教信仰之间的某种联系或情感寄托。
“依稀青冢对黄昏”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青冢,通常指古代帝王或名人的坟墓,这里或许暗喻墓主人的身份不凡,或是寄托着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黄昏的背景,既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光的流逝。
“芳魂倘忆南柯子,我是秦邮淮海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自我身份的追溯。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与逝者对话,询问其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南柯子”可能是指与逝者共度的快乐时刻)。同时,诗人自称为“秦邮淮海孙”,这不仅表明了其与逝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传承感,暗示自己是过去某个时代或家族的后裔,与逝者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逝者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之作,更蕴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感慨。
君不见通都荡荡开九逵,肩摩毂击人争驰。
危楼百尺独高卧,下看胶扰无休时。
又不见沧江茫茫与天远,轻舟出没风涛险。
此时著身平地人,遥怜棹夫惊破胆。
静中有味知者希,红尘拔脚与世违。
世人颠倒堕醉梦,我独坐照全天机。
荣名弗羡计非拙,浮利勿争痴更绝。
骋巧不若拙有馀,役智何如痴且愚。
高堂悬镜收赴影,对此令人发深省。
射虎南山,断蛟北海,恍如梦中。
念少年豪气,霜寒一剑,清时功业,月满雕弓。
年去年来成底事,已一半消磨成老翁。
那堪更,病为城绕,愁作兵攻。无悰。慵语西风。
正独倚危阑送塞鸿。
道酒能消遣,酒因病减,歌能消遣,歌为愁浓。
大造不将炉冶去,□万卷诗书宁愤穷。
都休问,且试弹绿绮,闲和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