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产馀一弟,每见怀二亲。
相对但惘惘,悠悠留此身。
事亲日何短,茹苦真鲜民。
坟墓久不至,仰天潜悲辛。
同产馀一弟,每见怀二亲。
相对但惘惘,悠悠留此身。
事亲日何短,茹苦真鲜民。
坟墓久不至,仰天潜悲辛。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的《杂诗》第四首。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双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同产馀一弟"说明他与弟弟是同胞兄弟,父母双亡后,只剩下他们两人相依为命。每当看到对方,诗人内心充满对逝去父母的思念,感到"相对但惘惘",即心中空落落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依托。
诗人感叹"事亲日何短",意指陪伴父母的日子太过短暂,自己未能尽到更多的孝道。"茹苦真鲜民",表达了他对艰辛生活的感慨,觉得自己作为儿子,承受的苦难还不够多,未能真正体味到生活的艰难。最后,诗人因长久未去祭扫父母的坟墓,只能"仰天潜悲辛",在无声的哀悼中寄托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尽孝的自责,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