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淮南驿,风烟隔楚波。
潮平渔火近,日落客帆多。
远树生乡思,青山入棹歌。
春来见芳草,知尔忆鸣珂。
迢递淮南驿,风烟隔楚波。
潮平渔火近,日落客帆多。
远树生乡思,青山入棹歌。
春来见芳草,知尔忆鸣珂。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高邮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迢递淮南驿,风烟隔楚波”以辽远的淮南驿站和隔绝的风烟楚波起笔,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辛。颔联“潮平渔火近,日落客帆多”则通过平潮时渔火的临近和夕阳下客船的众多,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既有宁静之美,也隐含着离别的哀愁。
颈联“远树生乡思,青山入棹歌”进一步深化情感,远处的树木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青山则伴随着友人的歌声,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尾联“春来见芳草,知尔忆鸣珂”则以春天的芳草为背景,预示着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回忆往昔时光、怀念相聚时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深情,以及对远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刘郎酒肠不可量,与之素诗反惆怅。
而我相倾莫逆焉,又有别诗多此障。
为击床头刀二下,分其一以系于马。
夜间一作龙蛇鸣,鹿鱼腐子来嘲骂。
嘲骂之子犹云难,膈肝碎粉忙相看。
而我披骚惟痛饥,郁孤此去夜郎寒。
此去夜郎夜未深,乐天供奉有知音。
自是士如交道者,隈敢危嫌隈敢心。
心心相照惟君在,我亦赠君以一带。
刀在床头带在腰,一时马上堪千载。
一人为一体,鼓吹生乱离。
一体如一人,唾余何可为。
乐府古所推,不多汉魏时。
我爱子夜曲,情深反似痴。
悠悠者江澜,楚楚者江湄。
江城鸣画角,亦带夔门悲。
洞庭苦积沙,岳阳笛声疲。
我之蜀国弦,一曲愁湘妃。
为君再一曲,公无渡河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