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到江边尽,洲当水面横。
鸣榔归浦慢,回首夕阳明。
山到江边尽,洲当水面横。
鸣榔归浦慢,回首夕阳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江南水乡画面。"山到江边尽"写出了山水相接的开阔景象,暗示了地理的尽头与江水的连绵。"洲当水面横"进一步描绘了江中的沙洲静止地横亘在水面之上,展现了自然的静态美。
"鸣榔归浦慢"是描绘渔舟晚归的情景,"鸣榔"是古代渔民捕鱼时敲击木棒发出的声音,这里传达出悠闲的节奏和渔民们劳作后的轻松心情。"归浦慢"则表现出船行速度的缓慢,映照出夕阳西下时的恬淡氛围。
最后,"回首夕阳明"以一个动态的画面收尾,诗人回首望去,夕阳余晖洒满天际,明亮而温暖,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温馨和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和生活节奏的恬淡,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
驾言暂出游,写忧慰穷独。
寻芳不见花,宿莽埋槲樕。
区区十里间,良友始追逐。
晤语得正人,颇欣富方谷。
书斋大萧条,四面少林麓。
欲作纳凉亭,因兹出求木。
履桥虽云安,攲柱恐颠覆。
临深念垂堂,徒行漫扪腹。
道险能摧轮,畏闻声辘辘。
形骸久衰惫,摇几屡颦蹙。
五方民杂居,濒泽非广谷。
鸡犬或相闻,要知是荒服。
跋涉频问津,引领主人屋。
老稚俱迎门,击鲜馈豚肉。
日暮途修阻,还辕不辞速。
吻燥藉醇醪,糊口资饘粥。
翌日睹新诗,珠玑圆且熟。
可追宝剑篇,高诵素灵哭。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尘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秖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
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
千古事、几□遇合,几人流落。
肝胆轮囷溟渤小,精神浩荡蓬莱薄。
望拒霜、红处是东山,长如昨。苍苔迹,何曾削。
黄叶梦,何难觉。等春云出岫,秋波归壑。
老子婆娑风度远,佳人缥缈腰肢约。
况登高、节过又登高,须多酌。
闻之善治水,不与水争势。
顺流导汉漾,徐当过三澨。
又闻善登山,不与山争力。
缓步出朝阳,晚亦到崧极。
展也曹泸南,所学见所履。
致身以登山,应物以治水。
几年蚕丛州,归问长安道。
巴船五百料,太半外省草。
白驹在彼谷,桑扈莺其领。
人物方眇然,惜此尺璧景。
疏梅耿绝埼,飞梦随去桨。
索蓍为占之,圣功得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