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今宵岁欲除,小斋无寐独踌躇。
朝来天子新开历,还见春风到草庐。
泽国今宵岁欲除,小斋无寐独踌躇。
朝来天子新开历,还见春风到草庐。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除夕二绝(其一)》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情景。"泽国今宵岁欲除",诗人以"泽国"形容江南水乡,形象地展示了新年来临前的夜晚,仿佛水乡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岁欲除"表达了岁末时光的紧迫感和对新年的期待。
"小斋无寐独踌躇",诗人身处小斋之中,难以入眠,内心充满思绪,"无寐"写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独踌躇"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绪,可能是在反思过去的一年,或是对未来有所期许。
"朝来天子新开历",新年第一天,皇帝颁布新历,象征着万象更新,国家秩序的延续,也暗示着诗人的生活将翻开新的篇章。
"还见春风到草庐",最后一句以春风的到来,寓意新的一年生机勃勃,希望与温暖将降临到诗人的简朴居所——"草庐",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除夕夜的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感慨,富有哲理和生活气息。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
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
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
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
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
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
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未岁嘉平,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
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
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
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
群山,如玉削,松林百万,尽傅琼霜。
浑疑是天际,一鹤翱翔。
人道玉皇三六,欲一叩、风力方刚。
明朝好,金乌衔烛,八表散祥光。
人道苍姬,燠多寒少,故教千岁绵绵。
算来春夏,一气本无偏。
底事今年玉历,秋未朔、风露泠然。
君知否,山深地僻,自是早霜天。
如今,当此去,十分亲切,面问婵娟。
何须看仙槎,海上重还。
好在金英玉屑,□为我、满泛金船。
仍传语,横江秀石,□永锁三川。
去腊飞花,今春未已,迤逦将度元宵。
俄然甲子,青帝下新条。
净扫一天沈霭,红轮满、大地山河。
从今好,便当听取,万国起歌谣。
有人,当此际,锄云深坞,剪月中阿。
已占断春风,自种仙桃。
更扶疏桂影直,从岩底、上拂云梢。
仍为我,长摩苍石,无负此清波。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
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
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
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
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望皇都清晓,瑞日祥烟,洞开阊阖。
一朵红云,映重瞳日月。
万岁山高,九霞杯暖,正想宸游洽。
绝塞庭琛,重闱天笑,年年仙阙。
韶凤徘徊,蒲鱼演漾,镐酒恩浓,龙蟠建业。
玉琢麟符,分付人中杰。
奠国安民,持将祝寿,乐作君臣悦。
看取头厅,押班称贺,明年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