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宁将一本支,先生于此有深思。
蜀杨已弭窥边衅,惠广曾调反侧师。
台鼎谁为经济侣,江湖且效傥忠祠。
奄奄宋祚能延否,可是遗荣慕紫芝。
大厦宁将一本支,先生于此有深思。
蜀杨已弭窥边衅,惠广曾调反侧师。
台鼎谁为经济侣,江湖且效傥忠祠。
奄奄宋祚能延否,可是遗荣慕紫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辂所作的《谒崔清献祠》,通过诗中对崔清献的追忆与崇敬,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大厦宁将一本支”,以“大厦”比喻国家,以“一本”象征根基稳固,表达了对国家稳定与安全的重视。接着,“先生于此有深思”,点出崔清献作为历史人物的深远思考,暗示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智慧与贡献。
“蜀杨已弭窥边衅,惠广曾调反侧师”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赞扬了崔清献在处理边疆危机和安抚内部动荡方面的能力,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台鼎谁为经济侣,江湖且效傥忠祠”则表达了对崔清献作为政治伙伴的渴望,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愿意效仿其忠诚精神,即使是在远离权力中心的江湖之中。
最后,“奄奄宋祚能延否,可是遗荣慕紫芝”两句,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探讨国家命运的延续性问题,同时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选择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崔清献的缅怀,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个人选择以及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学士奔波方绕枝,隐者盘旋能避时。
萦纡三径襄枳棘,庇荫万木藏茅茨。
常时理棹去城远,先世卜筑无人知。
高山为屏开锦绣,清泉可鉴堆琉璃。
主人好德乡党敬,宾客来游邻里窥。
有田千亩何所羡,遗子一经常自期。
莫向清流歌考槃,须知好爵徒尔縻。
驱羊拾芥不难取,濯缨洗耳应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