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云生风便随,彭怒犹然镇堀堁。
须臾云散风亦息,岂伊有意教坎坷。
风则灵矣究无藉,云胡为者任其簸。
三春少和今复狂,想争例事偏愁我。
稍有云生风便随,彭怒犹然镇堀堁。
须臾云散风亦息,岂伊有意教坎坷。
风则灵矣究无藉,云胡为者任其簸。
三春少和今复狂,想争例事偏愁我。
这首诗以风为主题,描绘了风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诗人通过“稍有云生风便随”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风与云之间的紧密联系,云生则风起,云散则风息,体现了自然界中风与云相互依存的关系。
“彭怒犹然镇堀堁”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人格化,形容其愤怒时的狂暴,仿佛能镇压一切,展现出风的强大威力。“须臾云散风亦息”,则描绘了风在云散之后逐渐平息的景象,强调了风与云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
接下来,“岂伊有意教坎坷”一句,表达了对风无意间带来的坎坷与不顺的感慨,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变化往往不由人控制,充满了不确定性。“风则灵矣究无藉”,进一步强调了风虽灵巧却无实际用途,暗含了对自然界现象的深思。
“云胡为者任其簸”一句,将云比作被风任意摆布的对象,揭示了自然界中力量对比的不平等。“三春少和今复狂”,则反映了春天本应温和的气候如今变得狂暴,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想争例事偏愁我”,最后以自我的忧虑收尾,表达了面对自然界的不可控因素时人类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丽,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力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送君上京师,怀君来武夷。
黄花开口向我笑,不肯握手趋东篱。
草堂正在蓝涧底,年年风雨花如此。
架上残编落蠹鱼,尊中浊酒轧浮蚁。
期君逾月君不来,日日鞍马驱尘埃。
军符侯印生白发,石田茆屋荒苍苔。
世上功名休便得,有子况能传父职。
倘入庐山访社莲,为报陶潜久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