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休空走。二物长相守。
这些消息阿谁知,便是无中有。
实鼎琼花放,玉户金光透。
作个清凉彼岸人,清静工夫就。
真性休空走。二物长相守。
这些消息阿谁知,便是无中有。
实鼎琼花放,玉户金光透。
作个清凉彼岸人,清静工夫就。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卜算子》是一首禅宗题材的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心清净与超脱的追求。"真性休空走",意指真实的本性无需在虚无中寻求,强调内在本质的宁静;"二物长相守",可能指的是真性和世俗欲望之间的对立,暗示要坚守内心的纯净。"这些消息阿谁知,便是无中有",进一步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无形的"无"。
"实鼎琼花放,玉户金光透",通过象征手法描绘出一种内在的光明和升华,犹如宝鼎中的琼花绽放,玉门中透露出金色的光芒,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在觉醒和灵性的提升。最后两句"作个清凉彼岸人,清静工夫就",表达了作者希望达到的境界——成为一个心境清凉、超脱尘世的人,这正是他修行的最终目标和清静功夫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禅宗和道教的理念,展现了尹志平对于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